

近日,貴州省總工會、中共貴州省委宣傳部、貴州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、共青團貴州省委員會、貴州省婦女聯合會聯合印發《關于命名第二屆貴州省“最美勞動者”的決定》,高速投資集團所屬貴州高投生態產業有限公司員工楊軍、貴州最美高速商貿有限公司員工朱恒獲得第二屆貴州省“最美勞動者”命名。下面讓我們先來認識生態公司的治“污”專家、創新尖兵——楊軍。
2020年7月進入生態公司工作以來,楊軍一直從事污水處理技術研發工作,在生態公司工作2年多的時間中,他帶領團隊進行了污水處理技術研發、污泥無害化、穩定化、資源化利用等科研工作,企業也成功申報了2項發明專利、14項實用新型專利,其團隊研發的ECOF“四微”物化膜污水處理設備累計為公司創造效益將近千萬,設備在高速集團和外部市場獲得一致認可。成功背后,面對未知的科研工作,楊軍總是兢兢業業、精益求精,也正是這份堅守和執著讓楊軍成為生態公司的創新尖兵,為公司發展和高速生態文明建設做出了貢獻。
夜以繼日投身到高速生態文明建設當中
2021年初,生態公司承擔起省內高速公路沿線污水治理研究的任務,關系公司轉型發展的這個重任也落到了楊軍和他的團隊身上。
楊軍在調查地踩點、取水樣
服務區、收費站沿線污水處理一直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痛點難點。為了高效解決高速公路沿線的污水治理難題,充分掌握一手資料,盡快針對性研發出一套全新的污水處理設備,楊軍帶領技術研發團隊開啟“白+黑”“5+2”工作模式,周末或節假日也利用休息時間到調查地踩點、取水樣。盡管污水的味道難聞,氣味大,楊軍和團隊堅持每個點都親自取樣,任勞任怨,毫無怨言。幾個月來,生態公司辦公室基本看不到他,因為楊軍不是在設備踏勘現場與工程師們討論,就是在踩點的路上。半個月的時間里就完成了高速集團所轄的滬昆高速、蘭海高速、廈蓉高速、都香高速等多條國省道在內的117對服務區和250余個收費站的污水處理系統現場踏勘、拍照,取樣分析工作,找出了傳統的A/O工藝、MBR工藝、A2/O工藝、凈化槽工藝、SWZ-1工藝污水處理系統存在的問題,發現傳統污水處理工藝除油能力弱、生化處理難度大、波動大、抗沖擊能力低、處理效率不高,導致出水指標不穩定,很難達標排放。
攻堅克難努力闖出一條創新的路子
找到了問題的癥結,楊軍就馬不停蹄地開始“對癥下藥”,第一個就是要選擇好正確的技術路線和方案,他積極主動聯系中國科學院、清華大學、四川大學、上海交通大學、南京大學及納米技術與應用國家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校并開展合作,力爭在新材料、新工藝、新技術上進行突破,經過20多天的論證研討,楊軍帶領研發團隊最終選擇了ECOF四微(微電解、微載體、微好氧、微絮凝)物化膜污水處理技術方案。
為了驗證設備的可靠性,楊軍又馬不停蹄地帶領研發團隊,前往清鎮東收費站試點進行緊張的設備試運行工作,作為技術帶頭人親自進行組裝、調試,查找問題、完善細節,憑借過硬的技術解決了各種各樣的難題,2021年9月設備成功在清鎮東收費站試運行成功,經相關專業機構現場取樣檢測,出水水質達到國家《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》(GB18918-2002)一級A標準,部分指標優于一級A標準,處理后的污水可養金魚,標志著該項技術研發成功,有力解決了服務區、收費站沿線生態文明建設生活污水處理的痛點、難點問題。
不忘初心繼續當科技創新的追夢人
耕耘行業幾十載,楊軍的辛勤付出得到回報。研發成功的污水處理技術獲得了省內外媒體相繼報道,申報的1項發明專利和7項實用新型,其中6項專利已獲專利證書和授權。
“技術創新沒有盡頭,只有更好沒有最好。把一件事堅持做下去,盡力做好,自然會有回報。”面對鮮花和掌聲,楊軍和他的團隊并沒有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中,創新的步伐絲毫沒有停滯。
2022年年初,他帶領研發團隊啟動了污水處理設備迭代升級工作,4個多月后,污水處理設備完成迭代升級,實現了新一輪設備應用推廣。
2022年,新一輪設備在安順路寶灣服務區和龍宮隧道口投入使用,完成了路寶灣游客集散中心污水處理系統升級改造等15個項目合同簽訂,合計金額2868萬元,對內對外市場開拓取得明顯成效,為企業帶來了更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和機遇。
“個人的努力能為單位和心中的綠水青山作出一點貢獻,是自己最大的激勵,希望可以為企業的轉型發展努力闖出一條創新的路子”。 如今,楊軍的研發團隊已經愈發豐滿,團隊人數已增加至10多人,團隊正在投入到小型Cass工藝污水處理設備研發和污泥無害化資源化處理的技術研發工作中,努力為企業轉型發展和我省生態文明建設出新績作出新的更大貢獻!
(生態公司供稿)